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用七彩画笔绘就高专青年暑期“三下乡”生活
信息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4.09.06阅读次数:856
2024年夏天,校团委组建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队伍107支(其中国家级重点专项团队5支,省级重点立项团队11支,省级专项团队3支),共计2600多名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丈量祖国大地,通过深入田野、融入温情、扎根红色血脉的实践活动,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外延拓宽在乡间、基层、企业,将实践育人成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高专学子们的骨子里补足精神之钙,用思政红、志愿橙、乡土黄、健康绿、基层青、科技蓝、文化紫的七彩画笔绘就高专青年暑期“三下乡”生活。
思政红——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学习红史,践行初心。财经商贸学院“寻访‘镇’英雄足迹”实践队成员走进镇江方志馆、伯先公园,走进抗美援朝老战士家中,寻找散落的红色记忆;丹阳师范学院的志愿者带领革命老区的孩子们一同走进中共丹阳第一个支部旧址、上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生动演绎红色故事,重温革命精神。高专青年们以地方为载体挖掘红色历史资源,讲述红色初心故事,传承红色文化传统。
志愿橙——服务社会需求,传递青春能量志愿服务,奉献有我。体育部的同学们紧密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传统和现代的体育课程。通过游泳潜水、体适能训练、羽毛球、跆拳道等运动项目,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欢乐与健康,把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基层社会发展;卫生护理学院“博爱青春”志愿服务团队积极行动,深入社区和景区,为老人们进行免费的健康体检,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关爱与奉献。高专青年牢牢把握暑期发挥专业本领、提升个人能力,传递青春正能量。
乡土黄——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中国,筑梦乡村。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星光筑梦,秾农与共”春风实践团成功入围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深挖乡村文化精髓,融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策划民俗风情深度体验,举办乡村音乐会等,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沐浴文化的力量。人文与旅游学院以农文旅融合为主线,敏锐地捕捉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与机遇,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与市场需求,提出许多创新性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高专青年探寻绿色乡村治理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中国,筑梦乡村。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星光筑梦,秾农与共”春风实践团成功入围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深挖乡村文化精髓,融合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开展非遗体验活动,策划民俗风情深度体验,举办乡村音乐会等,让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沐浴文化的力量。人文与旅游学院以农文旅融合为主线,敏锐地捕捉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与机遇,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与市场需求,提出许多创新性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高专青年探寻绿色乡村治理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文化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健康绿——关注全民健康,助力全民小康
医路相随,护卫健康。校团委健康“驿”使者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实践队来到了新四军医疗卫生所,参观新四军医疗所遗址和新四军医疗卫生工作展,了解建立和发展根据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艰难历程。卫生护理学院“小信鸽”爱心志愿服务小分队在社区、公交站台、城市广场等地结合专业所长,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宣教与培训。高专学子不忘来时初心,追随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用青年力量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添砖加瓦。
科技蓝——树立科学精神,践行强国使命
科技赋能,万象更新。电气与信息学院“智慧航维”团队带着对内河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满腔热忱,深入镇江船厂集团和渔民护卫队进行了十余天的调研活动,旨在精准把握市场前景,明确内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并为团队正在研发的模块化智能水下机器人积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医药技术学院“为eye守护”团队成员深度探究眼镜市场发展态势及民众用眼健康状况,探讨生产工艺,学习“工匠精神”,在眼视光领域的探索与服务中收获显著成果。高专青年学习先进技术、普及科学知识,为打造“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基层青——深入基层治理,丈量祖国大地
倾听民声,付诸实践。校团委“正则格致”暑期社会实践队将焦点关注于“一老一幼”群体,在宜城街道崇文社区实地探访了社区“新镇江人”、新业态从业人员、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之家,并结合实际,开展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筑梦”社会实践队联合丹徒团区委来到宜城科创园进行调研参观,现场就社区青年发展、就业创业、社区治理等问题展开调研,深刻体会到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专青年深入探究基层治理,为“Z时代”下的社会最小单元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赋能,万象更新。电气与信息学院“智慧航维”团队带着对内河水下机器人技术的满腔热忱,深入镇江船厂集团和渔民护卫队进行了十余天的调研活动,旨在精准把握市场前景,明确内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并为团队正在研发的模块化智能水下机器人积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医药技术学院“为eye守护”团队成员深度探究眼镜市场发展态势及民众用眼健康状况,探讨生产工艺,学习“工匠精神”,在眼视光领域的探索与服务中收获显著成果。高专青年学习先进技术、普及科学知识,为打造“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基层青——深入基层治理,丈量祖国大地
倾听民声,付诸实践。校团委“正则格致”暑期社会实践队将焦点关注于“一老一幼”群体,在宜城街道崇文社区实地探访了社区“新镇江人”、新业态从业人员、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之家,并结合实际,开展社区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筑梦”社会实践队联合丹徒团区委来到宜城科创园进行调研参观,现场就社区青年发展、就业创业、社区治理等问题展开调研,深刻体会到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高专青年深入探究基层治理,为“Z时代”下的社会最小单元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紫——引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知行合一。校团委“寻苏南民乐 探古韵悠长”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访调研了苏州博物馆、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院、阿炳故居等极具苏南音乐代表性的场所,探寻新时代苏南民乐的魅力。艺术设计学院“沧海拾遗”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团队成员通过参观非遗工作室、调研当地民俗文化,深入了解连云港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亲身参与了黑陶、贝雕、葫芦画、柳编、面塑等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高专青年“以点带面”引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知行合一。校团委“寻苏南民乐 探古韵悠长”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访调研了苏州博物馆、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院、阿炳故居等极具苏南音乐代表性的场所,探寻新时代苏南民乐的魅力。艺术设计学院“沧海拾遗”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团队成员通过参观非遗工作室、调研当地民俗文化,深入了解连云港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亲身参与了黑陶、贝雕、葫芦画、柳编、面塑等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高专青年“以点带面”引领文化传承,树立文化自信。
据悉,必赢官网暑期社会实践已获国家级、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1篇,市级以上媒体报道25篇,校园网报道18篇,团委公众号推送24篇。下一步,校团委还将持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宣传总结、撰写调研报告,充分挖掘优秀团队与优秀项目实践故事,迎接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
(作者:薛皓文;摄影:刘童、杜墨研、尤志祥;责编:任婷婷)